阅读历史 |

第398章 哈萨克汗国的困境(2 / 2)

加入书签

只有察合台汗国的大汗阿布都拉哈的情况不同。

他逃往哈萨克汗国时,是从战场上直接逃过来的。

所以他带来的人数很少,除了亲卫和部分散兵游勇,几乎没有其他随从。

那些人加起来总共才有四五千人。

而且阿布都拉哈压根就没打算去伏尔加河。

表面上他跟着大家一同迁徙,且故意走在队伍最后。

额什木大汗为了拉拢他,曾答应将一同迁徙去伏尔加河流域的牧民,划归阿布都拉哈的部落。

但阿布都拉哈对此却不为所动。

在阿布都拉哈看来,即便哈萨克汗国与沙皇俄国联手,胜算也是微乎其微,绝非明朝大军的对手。

因此,在迁徙出上百里后。

阿布都拉哈在扎营休息的半夜时分,突然带着部下悄然离去。

他真正的目的地,是遥远的莫卧尔王国,也就是天竺地区。

天竺地区的莫卧尔王国,同样是由蒙古人建立的帝国。

那里气候宜人,且实行种姓制度。

阿布都拉哈认为,只要他们能与莫卧尔王国的当权者搞好关系,在那里的日子肯定不会差。

相比之下,沙俄那边气候极端,冬季寒冷刺骨,漫长的寒冬严重不利于开展各种生产活动。

于是,阿布都拉哈带着手下的人马,小心翼翼地绕开明朝大军控制的区域,踏上了前往莫卧尔王国的千里征途。

额什木大汗和他的儿子杨吉儿得知此事后,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阿布都拉哈的离去,不仅意味着阿布都拉哈对他们的不信任。

更让他们意识到,如今自己被留在了最前线,将独自直面朝廷大军的威胁。

而其他头领却纷纷逃往了大后方。

父子俩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们感觉自己仿佛沦为了替人卖命的打手。

可是面对如此困境,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难道也像阿布都拉哈一样,选择逃离吗?

额什木大汗虽然也确实有跑路的打算,但是这些事情还是让他心里很不爽。

要不是那些家伙鼓动他,并想出了各种毒计的话。

额什木大汗可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就选择投降,并把蒙克与始固可汗的人交给明朝大军。

那么他多少应该可以获得一些优待,更不可能陷入如今的艰难境地。

只是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额什木大汗带着他的儿子杨吉儿,赶紧大量的招兵买马。

他要尽快组建更多的部队,为下一步的行动而做准备。

好在他手下的那些蒙古人又或者是其他的民族,反正大都是以游牧为生。

只要是成年男子,那就是天然的骑兵。

额什木大汗拿出粮食和银子来,想要招募人手那很简单。

那些已经饿疯了大佬百姓。

听说大汗开始招兵,并且还可以提前发一点粮饷。

响应的人那是多如牛毛。

额什木大汗升级大肆扩编队伍,几乎把所有青壮都编入了军队之中。

杨吉儿也是每天都在忙个不停。

看着麾下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兵力越来越多。

杨吉儿还以为额什木大汗,是想要在阿斯塔纳地区跟明军决战。

这让杨吉儿非常的担忧。

因为双方之间的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真的要跟明朝大军决战的话,他们的兵力再多也没有起胜的希望。

所以他就去找额什木大汗:“父汗,队伍已经基本上整编完成,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难道要主动进攻明朝大军吗?”

额什木大汗:“我的孩子,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如果我真的让你去进攻明朝道君,那么你愿意去吗?”

杨吉儿摇头说道:“我肯定是不愿意去的,但是如果父汗你下了命令,那我就只能选择执行命令。”

额什木大汗听得满意的点了点头:“果然不愧是我的儿子,你是一个真正的勇士。但是你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去主动攻打明朝大军的。”

杨吉儿又问道:“那我们是要进行防守吗?现在我们的部队已经扣编到了几十万人,全部留在城里的话不太现实。

如果要在城外与明军开战,那就要提前修筑各种防御工事,还有就是明朝大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来,我们的粮食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