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6章 解决生存问题(1 / 2)

加入书签

刘福全已经彻底想通了,以后想要上一线指挥,可能性更小了。

手下几万人,不敢说别的,跟正常二级军区比,仅仅弱了一点。

目前20多个二级军区,大小不一,冀中,最高时候近10万部队。

还有冀南,也算是一个大军区,兵力很多。

就连冀鲁豫,也有好几个旅,兵力也近5万了。

像原先的河西军区、滨河军区、湖西军区都属于三级军区。

确实,这中间有差距,环境受限。

按照刘福全的想法,到了滨海,正好折腾,尽量多攒点家底子出来。

现在实打实的兵力,有四个旅,加上三个支队,不错了。

关键是要能守住,所以军区经济非常重要。

要不然,几位领导也不会下来,不想办法不行呢。

几万人张口要吃饭,这个家很难当。

这里面有个特殊点,其他军区的部队目前都在整训。

按照总部的命令,部分野战部队下到地方,兼任军分区。

确实是养不起,情况非常恶劣,各军区都在精兵简政。

没有再成立旅级架构,也是因为这一点,滨海军区的压力也很大。

军区开会的时候,非常明确的提到了这一点。

“按照目前的发展,我们只能坚持两个月。”

“就算是司令员现在部署的生产有成效,起作用也要到明年了。”

“这个冬天,不好过。”

“我说一点,司令员,我们目前的部队太集中了,空间很小,一旦小鬼子出来,我们不好打。”

徐东山很担心,目前几万人缩在狭小的空间,背后还是大海。

真要是小鬼子重兵出击,确实危险很大。

“我的建议,南边不能放弃,我们要留条后路。”

南边是冀鲁边,徐东山的考虑很周全,至少在危急时有退路。

“要不,新兵团暂时南移,正好训练。”

张达明看着地图上的标识,提了一个建议。

“加上独立团,那边现在百姓不多,正好搞生产。”

政委看了一下刘福全,征求了一下意见。

“从干部团中再抽调一部分人员,带上伤员,就在那边安家。”

几个人都不喜欢拖泥带水,讨论出来就当场拍板。

“经过这段时间各部队的展开情况来看,还算顺利。”

“整个滨海区,长200多里,宽不到200里。”

“最主要一点,津浦线,小鬼子担心破坏,沿途有重兵。”

“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打一下津浦线?”

张达明在地图上不断标识,指挥棒一点点移动。

“司令员,政委,还是先把区域划一下,好协调。”

徐东山看着地图上的标识,有点晕,部队纠缠在一起。

“老徐说得对,这点很关键。”

刘福全也看出来了,那个标识跟原先完全不能比。

“老张,你们什么想法?”

“我们建议分成三个区,南港,路东、黄北,三个主力旅。”

“沧海还是单独成立一个区,正好把河口那边连起来。”

政委看了一下地图,差不多,不过沧海不在内。

“我同意政委的意见,四个区,南港交给13旅,路东17旅,黄北12旅,沧海这里独立旅。”

“两个游击支队,一南一北,做机动。”

只是没有明确,这就是未来的几个军分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