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3章 以虚证实(2 / 2)

加入书签

市长大人刚走,报话机里传来彭克己的呼叫,城防司令让他回个电话。宣嘉伦让他就在报话机里说。彭克己说,人已经回去了,赏了他和王彦东一人一个大耳刮子。

宣嘉伦对他说了句“别理他”,瞧着眼前看似忙碌的乔某身影,陷入了苦苦思索中。无论市长大人或城防司令,宣嘉伦并未放在眼里,更遑论怵他们了,不过藉虚张声势掩盖他们自己的疏于防范罢了,反共防共非保密局一家的事。眼下真正让宣嘉伦怵的人恐怕就是眼前这个尚不足三十岁的年轻人。

两桩案子看似武汉地下党的反扑,一种报复性行为,但它出现的节点颇有些耐人寻味。以宣嘉伦一个老特工的嗅觉,这两桩案子恰恰发生在一份发给梅方舟这个死人电报的当口,也他妈太巧了吧。

密派麦昌和霍光入川,站里除他本人并无第二人知晓,以乔某的敏锐或许看出内中端倪,这两桩案子的应运而生或可出自他的策划并非不可能,那么问题就来了:之前对乔某种种行为的揣摩,归结于他对王岩或凌剑飞的情义尚能说得过去的话,他今天的行为便是实打实的通共,或者他就是共党在武汉站的卧底!

然而,这亦仅止于一种揣测。乔某的可怕之处,此前的梅方舟曾多次提及,当下的自己亦隐隐感觉,在于其思维之缜密毫无破绽可寻。

世间最可怕的对手不在于刀对刀枪对枪,而是他的有形无形于无声处令你揣摩不定难以捉摸。

乔某就是这样的一个对手,一个似是而非的存在。

但愿是自己过虑了,疑人偷斧。

他现在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梅方舟的密码本若在乔某手上,寻常的手段想从他手上获取,几无可能,只但愿麦昌那边能有所斩获。

乔某走了过来。宣嘉伦征询地望了望他。他摇了摇头说,活儿干得干净利落,挑不出毛病。警局的弟兄们在搜集指纹脚印,估计白瞎。

宣嘉伦安抚他道,无妨。他们不是索要两万大洋吗?或有迹可循。

乔某亦只得苦笑道,惟愿如此。

粤汉码头那边也接近尾声,彭克己请示下一步。宣嘉伦看了看表,将近午夜,遂让收队,各回各家,一切明天再议。

乔某似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他,他淡然一笑爆了句粗口,这些他妈的关我个鸟事,回家睡觉。

回家的路上,乔某给凌剑飞去了个电话,麦昌和霍光已潜入川境,或有所动作,问他那边是否有消息传来。

凌剑飞一声叹息,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