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俘虏(2 / 2)
“右贤王伊稚斜,久仰襄王后大名。龙城祭天,一场紫雨乐曲,令本王今生难忘。”高个子匈奴人笑道,行了大汉的作揖礼。
根据汉人搜集的情报,这右贤王伊稚斜喜好汉人文化,尤其爱读《孙子兵法》,应该和那些蛮夷子有区别。于是,我的指头松动些许,目光飘向了远处的汉人俘虏。
果然,那肤『色』黑得跟块炭似的的张骞,坐在其中,十分扎眼。他望向我时,悠闲地整理凌『乱』的衣服,双目有神,却没有半分忧虑和胆怯。
“放了其余人,留下张骞。”我冷冷地道,心头却被伊稚斜投来的灼热目光吓得扑通扑通响。脸上都是红包,不知道有啥好看的,不会拿我当祭祀的牲口吧?
“襄王后,可会『射』箭?”伊稚斜问道。可他手上递过来的弓箭,便是料定我一定会『射』箭。
“太重。”我瞟了一眼那弓箭,少说有十几斤吧, 抱都抱不起,哪有力气『射』箭。
接着,伊稚斜皱皱眉头,从旁边的匈奴骑兵那里拿来一把弯刀,剔除弓箭上繁琐的黑龙图腾,利索地雕刻几朵兰花,并拆了弦,割断一半,重新组装成一副充满少女气息的弓箭。
我接过弓箭,轻巧适宜。弓柄乃上等的紫衫木制成,弹『性』不错,弓弦的长度也把握得恰好,轻轻一拉,韧『性』十足。我瞄准了近处的红柳,得到宝物,索马里的那段狙击手经历刺激了大脑皮层的兴奋,便灵机一动,笑道:“伊稚斜,我们来打个赌,如果我三箭之内皆『射』中了红柳花瓣,你就放过我和念奴。”
其实,还有一句只捉张骞的,良心发现,不忍说下去。偷偷地瞧了一下汉人俘虏,那群匈奴骑兵给他们喝水时,直接倒在地上,命令他们爬着,抬高脑袋去凑。唯独,张骞正襟危坐,咬破了嘴唇,『舔』着血来缓解口渴,怪可怜的。
“哈哈,支那女人,你以为是绣花呀,这红柳花瓣又尖又长,除了我们右贤王,无人能『射』中。”其中一个匈奴人嘲讽道。尔后,一群人大笑,连那个看不懂身处险境的念奴也笑得欢快。
“若是输了,就做本王的阏氏。”伊稚斜道,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
“一言为定!”我扬扬眉『毛』,喊道。
我这索马里死神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子弹离枪,从无虚发。至于『射』箭,在猗兰殿,没少和刘彻比试过,赢了会有一大盆小龙虾,怎么敢失手。
然后,在一阵倒喝彩的嘲笑中,我深呼吸了几口燥热的空气,在锋利的箭头上抹了一点指头的血,拉了弓,连发两支箭。箭的冲击力可根据人的使用力度、弓弦的弹『性』以及空气阻力估算出来,这样就能凭借经验和天赋,『射』中目标。关于箭头抹血,是在索马里养成的习惯,杀人前必定拿自己的血先祭奠。所以,今天若不能安全逃脱,我也许会刺伤伊稚斜,以寻找求生机会。自古以来,女人被俘虏,还是敌国的襄王后,下场极其惨烈。
片刻后,一个匈奴骑兵捡来两支箭,皆刺中紫红的花瓣,众人『揉』『揉』眼睛,不敢置信地瞧着我,而伊稚斜笑意更加诡异。
第三支箭,本该毫无悬念的。不料,放箭时,狡诈的伊稚斜凑近耳畔,道了一句暧昧的“夏阏氏”,我的心神被扰『乱』,手的力度疲软下来,那箭扑倒在黄沙之上,引得匈奴骑兵的兴奋高呼。
不过,海浪般的高呼声响起后,便是一片沉静。因为我察觉伊稚斜耍诈时,顺手偷了他腰部挂起的箭筒里的箭,若换作刘珺,必不存在这般空子,只是我在赌伊稚斜对女人的大意。结果,我赌赢了,将箭头对准伊稚斜的脖颈,特意使力刺入皮肉,流出汩汩鲜血,给众人制造恐慌。
“夏阏氏,箭头往里偏点,本王才有可能丧命。”伊稚斜笑道,提着两只如火焰般跳动的眼睛,差不多将我烧成窟窿。
“善待我们,我会给你意想不到的酬劳。”我扔掉了箭头,冷冷地道。其实,那语调被我强行压住颤抖。既然伊稚斜不畏惧死亡的威胁,我就没有胜算。
伊稚斜指了我、张骞和念奴三人,示意匈奴人将其余的全部放走。尔后,强行打横抱起我,跳上了汗血宝马,扬起马鞭驰骋在沙漠之中。
“夏阏氏,你是第一个敢杀本王的女人。”伊稚斜大笑。
不愿意做俘虏的,大多是天真的梦想家。
作者有话:有读者向谷主反映,谷主的言情好费脑子呀。好吧,那你们想看言情的,只挑情感来看。谷主是地地道道的理科生,爱整好多复杂的剧情。哎,要不是谷主胆子太小,真想写侦探,怕被自己吓死。谷主把右贤王写成了左贤王,剧情不变,直接忽略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