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地乌云(2 / 2)

加入书签

刘家口一破,燕王也不歇息,连夜率领大军向大宁进发。尽管道路不好走,但因行踪隐秘,攻下松亭关倒也顺畅。三天之后燕军就能抵达大宁城外。

……

以全力进攻北平,正以燕军激烈“交战”的李景隆,此刻刚刚接管完吴高麾下的兵马。南京告急让他带兵回援的圣旨连发过来数道,李景隆也知道了事态的紧急,正要听命回援,却又接到斥候报告,说在永平打转的是燕王三子朱高燧冒充的燕军主力,燕王实际上早已偷偷出兵攻破刘家口,前往大宁。

这个消息将李景隆吓了一跳,燕王这明显是要去与宁王会师啊!!!一个燕王尚且够自己喝一壶的,若是宁王也跟着造反,二王合兵一处,兵马便超过了二十万,而且都是精锐的百战边军……他李景隆还能回援京城?大宁的骑兵估计半路就能截住自己,要是在过淮水的时候,被宁王的骑兵半渡而击……

这种可怕的景象,将李景隆的冷汗都吓了出来,他哪里还敢犹豫,将他面对的情形与其想法让传旨的大臣回传京城,言攻破北平后,必定率军回援,让京城再坚守一阵。

再坚守一阵!?传旨的钦差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出来的时候,湘军都已经快打到京城了,现在京城是个什么情形还不知道呢。而且,他要是没带回一兵一卒,皇帝愤怒之下,说不定会直接砍了他,他哪里敢回去?

可眼前的李景隆也不是他能得罪的,不仅不敢得罪,还不能表达出丝毫不满,甚至先前李景隆因为夺权,而欺骗朝廷的事情,他还要想办法加以掩盖,这让传旨的钦差好一阵无语。

钦差默默地回到桌案上开始绞尽脑汁写奏疏,编造李景隆跟燕军战斗的是何等的激烈,而且马上就要跟燕军决战,在此关键时刻,不仅北伐兵马回不了援,他这个传旨的钦差也因为兵荒马乱而丝毫走不出去……

打定主意的李景隆倒也果决,他果断地命令山海关的杨文骑兵北上追击燕王,令辽王率剩下的辽东骑兵两面夹击,都督徐凯率五万人于郑村坝深挖壁垒以做后路,自己这率领三十万主力大军则朝着燕军的老巢北平滚滚汹涌而去。

由于燕军主力都被燕王带去了大宁,永平的朱高燧哪里敢抵挡李景隆的大军?一闻到讯朱高燧就放弃了永平,逃回了北平。

如此,李景隆的大军所到之处,抵抗的燕军无不被碾的粉身碎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他的前进步伐。

捷报频传,途经的城池县城纷纷被李景隆轻松收复,被朱高燧舍弃的燕军也被李景隆毫不留情的歼灭,在李景隆如此强硬的军令之下,最倒霉的还是燕地的百姓。

燕兵可以逃跑,而这些个燕地百姓却只能承受战武全才,可惜一直不得重用;何福骁勇善战,其他诸将如马溥、徐真、孙成等人也大多参与过水西蛮居宗必登之战,他们都作战勇猛不畏生死。”

其余燕将听完张信的述说,脸上的悲观情绪也多了起来。反而朱高炽却是越听越开心,最后甚至笑道:“诸位,高炽也认为平安他们都是虎狼之将,但——你们别忘了他们却不是主帅,一群虎狼之士被一头吃草的绵羊带领,这才是最可怕的一件事!而我那表哥李景隆正是属羊的,平安?盛庸?何福?他们再勇武也照样没有用武之地!”

顾成头一次仔细打量眼前这个超肥胖且带有残疾的燕王世子,惊异于朱高炽年纪轻轻居然如此镇定,而且在燕军之中也拥有着强大的声望,诸将官不但毫不介意行动不便的朱高炽作为全军之首,就连追随燕王最久且享有盛名的金忠等文官都无不对他礼让三分,这些下意识的态度,可肯定不是出于他的世子身份,而是朱高炽身上确有傲人之处。

“世子殿下说得不错。”顾成收起倚老自重的态度,变得恭敬起来。

朱高炽报以和善的一笑,抬手紧了紧衣领,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色,道:“马上就要起风了,也应该快下雪了,李景隆冬季前来北地,得到我父王北上的消息后,又匆忙进攻北平,已是未战先败,今晚我这个当弟弟的就先送给他一份大礼。”</tent>

世子很皮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