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七十一章:神赐之地(四十四)(2 / 2)

加入书签

问题是,不管因为什么理由,“上秘鲁”身份的玻利维亚,跟阿根廷,而不是秘鲁捆绑在了一起,

它的地缘重心,始终都是在安第斯地区,长期以来,并没有针对北查科地区进行移民。

一个地区地缘属性的变化,表面上看很大程度,取决于当地居民的属性,从这点看,

巴拉圭人有理由认为,自己应该拥有北查科,最起码是南部。

一如之前曾经说过的那样,在争端未起之前,能够利用北查科地区资源的,主要是那些与之隔河相望的巴拉圭人。

进入北查科地区的巴拉圭人主要是放牧者。

这种粗放经济本身,并不能支撑太多人口,甚至前往北查科放牧的大部分巴拉圭人,本质还算不上定居者。

因此这一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对玻、巴两国的关系造成影响。

直到某一天,一个看起来,能够极大改变,北查科地缘价值的发现被各方获知,情况才开始变得复杂化。

没有一片土地是毫无价值的,只是人类有没有能力发现和利用罢了。

人类进入文明期,不过300代左右的时间,在生物进化史中,这点时间,不足以引发任何质变

假定有一个6000多年前的儿童,回到今天并接受教育,他在生理指标和学习能力上,将不会与现代人有什么区别。

然而,“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在于拥有比其它生物更高的创造力。

在这短短的300代时间里,人类经历了数次技术革命。

而每一次革命,都对这个星球的地缘生态,造成了重大影响,并改变了各地理单元,在人类社会中的权重。

人类文明史中,农业革命被视为第一次“技术革命”。

涵盖种植经济和畜牧经济的“农业”,取代了纯粹靠天吃饭的采集/渔猎经济。

这次革命,不仅极大增加了,每片土地的人口承载力,更让一些适宜发展农业的土地脱颖而出,

成为了人类活动的中心,并将人类整体推进到文明阶段。

这场改变人类命运的革命,并非单点起源,最起码新大陆的人类在选育玉米、土豆,驯化羊驼时,没有得到旧大陆的任何帮助。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交流是没有意义的。

恰恰相反,只有通过交流,人类才能够更好的开发,每一片土地的地缘潜力。

最起码,在“哥伦布大交换”之前,美洲人还没有找到,有效利用拉普拉塔平原的好办法。

不管是北查科地区的热带草原、灌木林,还是高草草原性质的潘帕斯,对美洲文明及原住民人口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

在旧大陆驯化动植物被引进之后,整个拉普拉塔地区,开始焕发了生机。

从这个层面看,西班牙人的殖民开发,算是在为包括巴拉圭在内的,“拉普拉塔地区”补上“农业革命”的课。

当19世纪初,拉美各国,开始纷纷从西班牙的统治下d立时,历史其实已经将他们,拉到了另一场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的关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