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十六章:殖民战争(二十七)(2 / 2)
这也使得像大理国这样的西南之地,因被早于南宋被征服,其民也被划入了,略高一级的“汉人”等级。
抵御蒙古帝国入侵时间最久的南宋遗民,则无可避免的成为了最被压制的对象。
掌握“征服顺序”这条主线,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在元朝的四等人群划分中,
来自中央之国核心区西北方向的“色目人”,等级仅次于蒙古人了。
富庶的农业区,一直对游牧m族,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以蒙古高原的位置来说,中亚/西域的绿洲农业区,即塔里木盆地、河中地区,
以及长城以南的中央之国核心区,都是北亚草原游牧民族的扩张方向。
正常情况下,基于经济原因,入主中原会更有吸引力。
尤其蒙古人的发源之地,还是在蒙古高原的东部,与华北距离更近。
事实上,在成吉思汗在草原崛起之前,蒙古诸部也的确受金朝所辖制。
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立“大蒙古国”后(公元1206年),很自然将征服金国,
作为了第一目标,并于立国后的第五个年头,正式发动了针对金国的战争。
在此之前,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蒙古人先发动了针对西夏的战争,
以期通过对西套平原、河西走廊的,占领对金国形成两面合围的态势。
只不过,顽强的党项人并没有让蒙古人攻灭,使得蒙古人不得不在西夏,
表面接受“附蒙伐金”条件的情况下,发动了针对金国的战争。
从战略上来看,蒙古人的策略并没有错。
比如:汉武大帝发动对匈奴的反攻时,也是先从西线着手,控制河西走廊——西套一线。
只是,西夏的激烈抵抗,延缓了金国覆灭的时间。
中亚方向,为了集中力量入主中原,成吉思汗曾试图,与控制“河中”的花剌子模国,进行商业合作。
不过,结果想必大家通过之前的内容,已经知道了。
这一时段,也正是花剌子模强势崛起之时,花剌子模人高调拒绝了蒙古人的示好。
这也使得蒙古人暂缓了对金战争,而提前进行了第一次西征,并拿下了天下南北的绿洲农业区。
应该这么说,对于当时如日中天的蒙古人来说,拿下东亚或者中亚,都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先西征大获成功,后攻灭金、夏之举,却让“元朝”在属性上,与之前入主中原的北方m族,有了很大的不同。
过往的历史中,在文明层级上,较低的北方游牧m族,在入主中原之后,
几乎无可避免的会开始“汉化”,比如鲜卑,即采用适合东亚农耕文化的管理方式。
而生活中亚-西域的,绿洲农业区的“色目人”们,却让蒙古人有了不一样的选择。
那些熟悉农业生活,同时又带有浓厚商业基因的“色目人”,成为了蒙古人最好的经济助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