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四十一章:大国崛起(四十一)(2 / 2)

加入书签

这块飞地所天然具有的分裂倾向,亦使卡宾达在1975年,宣布d立为“卡宾达g和国”。

尽管安哥拉政府很快控制了卡宾达,但卡宾达人依然在用各种方式尝试d立。

事实上,如果卡宾达人在柏林会议前,有机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法、葡、比之外的欧米国家,他们肯定就已经获得d立地位了。

就像原来“西属几内亚”的赤道几内亚了。

当然,从非洲z治格局来看,以开发自然资源,比如:森林、矿产为主要经济来源。

卡宾达是否d立,其实也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欧洲殖民者基于自身利益博弈,对非洲地缘z治格局所造成的混乱,才是我要解读的重点。

作为欧洲内部地缘z治博弈的外延,理解非洲的地缘z治格局,需要从更高的视角,来审视这段被殖民史。

就我们后世在非洲西海岸所触及的版块来说,法国的主导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这得益于法国在地缘位置上优势,同时拥有大西洋、地中海海岸线的地理特点。

使得法国人在整个非洲西半部的布局,比之另两个竞争对手更有优势。

20世纪初,法国在非洲获得的z治成果,被整合为了三大板块,即:

法属北非、法属西非,以及中部非洲的“法属赤道非洲”。

这三大板块中,与法国隔地中海相望的马格里布地区,也就是法属北非,应该是法国最重要的海外领地。

从划分地缘利益区的角度来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三个,位于西地中海的马格里布国家,属于西欧的地缘利益区。

当然,这种划分,是建立在欧洲本位的基础,或者说欧洲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前提上。

历史上很多时期,比如迦太基、阿拉伯时期,马格里布与西欧,算是对等的竞争关系。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由于人口潜力差异巨大,及工业时代的来临。

马格里布以及整个北非,包括阿拉伯半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再有机会与欧洲进行对称竞争了。

这也意味着,在后世很长一段时间,这片无论在气候还是意识x态上,都与欧洲截然相左的土地。

还将会更倾向于,使用一些“不对称作战”,比如自s性袭击的方式,来显示他们的不甘。

从地理位置上看,代表西欧洲经营马格里布地区的,可以是西班牙也可以是法国。

不过在19世纪末,西班牙做为大航海时代先行者的先发优势,已经消耗殆尽。

兼具大陆、海洋优势的法国,成为了欧洲,渗透并控制马格里布地区的代表。

问题在于“渗透”并不总是单方面的。

就像历史上,很多外来m族曾经在z治上入主中原,反过来却又在,文化和m族上融入天朝一样。

后世的法国,变成西欧绿教比例最多的国家,约占10%,其中大部,又是来自马格里布国家,又何尝不是,缘起于这段成功的殖民史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