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二六章 坏消息(2 / 2)

加入书签

文奎直言相告,辛力刚正是自己的家庭武师,现在是黑水寨的武术总教头。不过,据他所知,林自强他们是去淮西的,怎么会在袁州被捕呢?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知情。前些天有一位袁州的同僚来我这里做客,闲聊时提及此事,说是他们那里抓到几个意图谋反的白莲教徒,其中一个人大约四十来岁,络腮胡,国字脸,不但武艺高强,还有一种最为先进的奎把辛力刚和林自强等几个人的事一说,四座皆惊。苏北直言不讳,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反了!几千人马拉出去,轰轰烈烈地干一场。成功了拜相封候,甚至当皇帝,失败了也人死鸟朝天!

山寨里这些兄弟的性格,文奎已基本掌握。当杀手的,没有全局观念;有全局观念的,不一定能单打独斗。

文奎问:“史勇,你说呢?”

自从史勇肯定了文奎的“三大纪律九项注意”,文奎料定他应该是个将才。要是普通土匪,当然会像苏北那样,怎么痛快怎么干。

史勇环视了众人一眼,有些谨慎地说道:“出头的椽子先烂,我不赞成现在就造反。让元军先和刘福通、徐寿辉的部队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只需要坐山观虎斗。再说,辛力刚毕竟是我们的兄弟,当务之急,就是要赶快去袁州,找到倪俊,救出辛力刚和白莲教的传教士。”

先民主,后集中。这就是所谓的“民主集中制”。经过一番集思广益,文奎决定带苏北和李敢两个人去袁州,史勇留在山寨。

李敢道:“铜鼓山那边好久没去了,不知现在如何?”

文奎问:“铜鼓山那边不是有张龙吗?再说,两边的人马都是对半分,编制人员全部打乱,又经过了那么久的融合,应该出不了大事,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去袁州。这个老辛,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莫名其妙去袁州干什么?我还以为他们已经到达淮西了。要不是王道生信息灵通,他们的脑袋被人砍了当尿壶,我们还被蒙在鼓里。”

李敢建议道:“我们还应该带一名医生去。被抓进官府的人,哪一个进去不脱层皮?要是能及时有医生跟进,至少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死亡。”

“我去,我想去袁州。”

说话的人是朱京云。她是江大夫培养出来的十名医生之一。医术水平究竟如何,还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文奎毅然否决了她,说道:“这次可能会奎说了算。

当天夜里,文奎带着苏北、李敢和孙小山,骑着快马出发了。他们都会用热兵器,每人配了一百发子弹,四枚手雷。万一碰到紧急情况,哪怕拼个鱼死网破,也要把辛力刚他们救出来。

救人如救奎已顾不得那么多礼节,用力拍打着门板,敲开了倪府的大门。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