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沉思特里尔(2 / 2)
“你想和当年马克思的同桌照个合影,你看,都给你准备好了,正宗德国南部美少女,照一次10欧元。吉利,十全十美。你想看看老马和燕妮私密约会的地方,门票10欧元。你想详细了解老马的家谱,掏10欧元来买资料。总之,你想什么,我就给你准备什么。即便你还没有想到的,我也要跟你们想到,总之,非让你至少掏出100大欧才算数!”陈总说。
“你这不是弄虚作假,欺骗游客吗?”我说。
“什么弄虚弄假?什么欺骗游客?没有的事。我们彩云之南,云南之旅的大理,弄了十组不同款式的五朵金花小姐,真的美死你,晕死你!让你坠在花丛中,也不知啥时坠的。别的什么都好说,但钱是不能少的,乖乖地掏钱吧。”陈总说。
“好了,玩笑开大了!你们可以狠狠批。我还是跟你们说点正事。”陈总说。
“什么正事啊?”我问。
“在商言商,在马克思故乡言马克思啊。”
“那你就发表一下高论吧。”
“马克思幼年时,正是一战结束的维也纳会议后,德国受法国统治。拿破仑时代的中世纪统治,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皇帝统治!法国民法典为拿破仑所立。民法典中对公民在法律上完全平等的规定,为资本主义社会奠定了社会交往的平等意识。”陈总说。
“幼年直至青年的马克思,向往法国的民主制度,而对以后封建残暴的普鲁士王朝制度极为反感。宽松的律师家庭环境,法国统治时期的民主意识,为青年马克思奠定了民主的思想萌芽。”陈总说。
“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其实,马克思年轻时,也曾自由放浪,醉生梦死,这让马克思的父亲深为担忧。但残酷的社会现实,让马克思从几近颓废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他到巴黎求学时,已经开始关注社会的现实状况。”陈总说。
“陈总不愧是书香门第出生,开口就不同凡响啊。说的好,接着说下去。”我说。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