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六章:重新做人(2 / 2)

加入书签

后世一个碗的价值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在明朝可是家当,在民国初年,鲁迅描写‘九斤老太’的文章还有一段对补碗的描述:因为碗缺口大,所以要十六个铜钉,三文一个,一总用了四十八文小钱。

由此可见,碗在过去应该很值钱,老百姓宝贝得破了还会花铜钱补起来。

黄家生产出的陶瓷完全走的是民用路子,采取的规模化大生产,根本不考虑利润,只要不贴本,能够养活几百个工人就行。

现在都在满负荷生产,黄胜坏坏的,准备带着这些民用瓷器去日本倾销,一下子就会让倭国的陶瓷窑破产许多呢,这个时代的人应该不太明白什么叫做经济侵略吧!

设计用来做罐头的陶罐更加便宜,因为只要过七百度的烧制就能够获得陶器。

老百姓得到这样的罐子,可以当容器,用来保存米、盐、油都可以,孩子们用来藏过年得到的花生还会延长花生的保质期。

做这些没有什么利润行当的目的还是以人为本,只要能够增加食物供应链,哪怕亏本都要干,只要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就不算亏。

本书起点,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起点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8

</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