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莲圣剑(2 / 2)
如今,高杰终于不负徐鸿儒和师父的期许,圣剑已经脱鞘在手,可谓大功告成。只是,能不能真正地号令天下,高杰心中可完全没底,当然,他也根本就不想做什么天下豪杰的老大。
记得前世看过的电影《人》中有句经典的台词:“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高杰生来自由率性,只想过无拘无束的生活,绝非那种一心想要拯救世界,拯救全人类的大英雄,他不想背负那么重的责任和担子,不想被累成狗,而且必定是条死狗。所以如此绝世神兵落在他的手中,也不知该庆幸还是悲哀了。
不过,此刻高杰没空去想那么多未来的事情,眼帘中的白莲圣剑如此炫目神秘,还是让他甚是欢喜,便凭空御使其在屋内急飞行起来。
没有了剑鞘的圣剑更加轻巧,其重量甚至比一根筷子都要轻上许多,用念力驱使起来十分省力,耗损极少,甚是得心应手。高杰将白莲圣剑驱使得越来越快,在这间不大的厢房之中,只见一道白光急穿梭,矫若游龙,刺破空气却又不带半点声响,端的是疾如流星,神出鬼没。
当高杰御剑试着朝桌角轻轻劈下之时,竟没有遇到半点阻碍,一小块桌角便无声无息地被削落在地,断面齐整,平滑无比。所谓“吹毛断,削铁如泥”,莫过于斯。
此刻的他,拥有了这把可用念力随心所欲驱使的白莲圣剑,百米之内,可神出鬼没地杀人于无形,实力无形之中大大得到了提升,心中不免生出万丈豪气!他不由想起《三国演义》中的一段对张飞张翼德的描述:“万军之中,取上将级,如探囊取物耳!”这段话,用在现在的他身上,仿佛并不为过。
又兴奋地御使圣剑玩耍了一会,心情渐渐平复之后,高杰这才感到念力使用过度后的精疲力尽,虽然对于白莲圣剑还有些很多不解之处,今夜却已无力再查,只好依依不舍地收剑入鞘,上床安歇,很快便疲惫地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高杰等三人就被魏良卿喊了起来,拉着他们上街用早点,魏良月自然也一路跟着,还把小黑从姬龙峰那里要来抱在怀中。
小黑虽是黑虎,但此刻真就如同一只乖巧可爱的黑**咪一般,在魏良月的怀中,探出脑袋,萌萌地张大双眼,四处好奇地打量。
京城就是京城,庞大、喧嚣、繁华、忙碌,除了百姓,到处可见高冠锦袍的官员和富商,巡城的卫兵也盔甲鲜明、队列整齐,和后世的北京有得一比。
有了魏良卿这个热情的导游,姬龙峰和悟空俩算是开了眼界,游览了皇城中的东苑、西苑,还去了魏良卿和魏良月平常读书习射的所在——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南京国子监始建于东吴永安元年(公元25人阶级的代表东林党人看不起,所以他一心想要自己的侄儿侄女能够进到好的学校读书,即使不能成为能写出锦绣文章的饱学之士,起码也要看得懂书籍文章,认得些文字才好。于是,他便将魏氏兄妹俩安排进了国子监,希望他们能够在高等学府的文化墨水中打个滚,沾上些文人的酸气。
然而,魏良卿五大三粗,豪爽仗义,和乃叔的个性颇为相似,对“四书”、“五经”之类的八股文章完全不感冒,在国子监中根本呆不住,一个月能听上几天课就算很不错的了。魏良月虽比哥哥好些,倒是有些读书的天分,但她也天生就是个好动活泼的女娃,“不爱红妆爱武装”,在国子监呆个几天就会逃学一次,跟着哥哥找人切磋比武。所以说,魏忠贤要是指望这两个侄儿侄女能学有所成,那必定是要失望的。
午饭之后,大家刚把魏良月送到国子监的大门集贤门,冤家路窄,迎面就碰上了四个身穿监生御定制服——褴衫的青年,正是刘玄则、叶孤烟一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