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徐州之战(294)(2 / 2)

加入书签

但这个可能性并不大,他很了解曹操,这是个为了大局能够放弃个人得失的男人,所以刘澜现在所能想的,并不是寄希望于对方犯错.

“主公。“关羽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却被刘澜打断了,我们的兵力现在不及曹袁联军,直接杀过去,如果文丑不救援,还有几分胜算,可如果文丑来援,我们就会陷入到敌人前后夹攻之中。

在场诸将,只要是关羽说话,就没有人会插嘴,当然这与他们平日里的交情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辽东系以关羽为首,相反似黄忠这类人就没那么多的顾虑了,他们不属于刘澜的旧部,所以他只是一扫眼,便发现了黄忠在一旁若有所思,便问他,道:“汉升,说说你是怎么看此事的?”

黄忠自出仕徐州以来,很少主动献策,当然他这是为了低调,毕竟是假死脱身后改名换姓,所以他并不想太招摇,搞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他现在在刘澜帐下效力。可不管他多么低调,刘澜都不可能忽视他的存在,因为在做诸人之中,就带兵作战方面,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提并论,就算是关羽,也要稍逊一筹。

正在思考之中的黄忠被刘澜点了名,起身道:“卑职一直以为,似现在这个局面,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主公是怎么考虑的。“如果之前黄忠一直摸不着刘澜的想法,那么现在就不一样了,他之前其实并不是思考对敌的计策,而是在想着刘澜和曹袁之间到底都在想什么。

这个时候,曹操虽然被天下人所耻,但他毕竟也算是出生名门,似他这样的人,最懂得如果把利益最大化,相反文丑,则是草莽出身,其性格凶残,脾气暴躁,而这些几乎可以算是他唯一能够想到的敌军弱点,这样的话就算真要找突破口,那也是从文丑身上动心思,而不是曹操。

刘澜点了点头,黄忠说得很好,这也是他为什么会拒绝关羽向曹操发兵的关键原因,别看冀州军实力不容小觑,就高看他一眼,而曹操兵力不多就可以轻敌,如果真要和二人开战的话,那么突破口一定就在文丑身上.

“其实末将到觉得,我们不用急着转移,反而在草原联军没有功来之前,完全可以对他们进行离间,不管成功与否,只要能让二人互相猜测,就算我们退到了广陵,也会有胜算,不然的话我们要对付如铁板一块的二人,就算退到广陵,只要与其交战,就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黄忠之言与刘澜有不谋而合之处,可又该如何离间二人呢?刘澜看向了黄忠,希望能够得到想要的答案,但显然这不是黄忠能想出来的事情。

他只是给出一个方向,该如何做,他相信刘澜的谋主们会给出答案。

议事很快结束,没有任何结果,诸将各自退帐离开,关羽有些不爽,可还没出帐,就被刘澜叫了回来。

他需要对其进行一番安抚,当然他更清楚的一点是,关羽请战,与其说是他个人的态度,不如说是军方的态度,包括赵云、张辽在内的全体将领都觉得应该选择主动进攻,像现在这个情况,着实让他们憋了一肚子火,甚至觉得有些窝囊。

“可主公知道吗,那文丑并不容易对付。”关羽叹了口气,他在即丘与其交过手,两人斗智斗勇,最后他是迫于无奈之下这才会选择退兵,所以他对于黄忠的那番话并不感冒,等同于废话。

刘澜叹了口气,但因为关羽这番话,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那就是必须要离间,不仅是文丑和曹操,更关键的起身是袁绍和曹操,文丑不过就是一枚小卒子,他能做的到影响到的并不多,可袁绍就不一样了,他才是能真正改变徐州战场的关键因素。

刘澜眼中露出了精光,如果可以在袁绍身上下些功夫,也许会有不错的收获呢,这可远比在文丑身上想办法要简单得多啊。

“主公真的如此认为?”曹操若有所思许久之后道,对于离间二人不是不行,可是把希望都寄托在这方面显然是弃本逐末,他还是不建议主公把希望都放在这上面。

“双管齐下,战略上你要准备好转移的事情,而离间上,我会派内卫在邺城散布谣言。”刘澜以及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能够成功的话绝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了能否最终成功,刘澜并不敢保证,可最少有希望。

关羽在心中叹息一声,有些事情是无法改变的,就好像已经下定决心的刘澜你想让他改变主意简直就是难比登天,就好像此刻不管他说什么,都不可能改变他的,他现在是彻底着了魔,千方百计也要去离间袁绍和曹操,可真的会成功吗?</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