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徐州之战(278)(2 / 2)

加入书签

他这一句话可没有听上去那么简单,或者这本来就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却点醒了关羽,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退兵就是为了更好的进攻,而想有所收获,现在进攻则不不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刻关羽心中出现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就是每日里佯攻即丘城外敌营一次,如此进攻五六天,势必会将敌军迷惑,而那个时候再进攻的话,就算被识破,也一定会让文丑付出代价。

“撤退。”

“诺。”

关羽用撤退而非返回,这个词的选择是有他的考虑的,非败而撤,也算是像二人透露出了他心中真正的想法。

徐州军就这样撤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双方付出了不过几百人的伤亡代价,几乎没有任何损失,更别说什么惨重代价了,可是文丑的心思却变得沉重起来,他返回了屋内,考虑了许久之后,呼呼入睡,一觉从日暮水稻了第二天清晨。

次日,天刚蒙蒙亮,文丑就被城外响起的战斗声吵醒,愣住了片刻,才反应过来,急急忙忙穿上铠甲就跑到了城楼之上,待他出现在城楼上时,城内守军也已集结完毕,杀出城去,可与昨日的情形一样,敌军气势汹汹而来,然后又在城门打开之后灰溜溜的撤退了。

关羽这是在做什么?

有条不紊地撤退,说明他们在昨天进攻的之后已经猜到了城内会出兵,而今日再来,十有丑看向了徐州军撤退的方向,在不远方的一处小沙丘,他隐隐约约感觉到哪里出现的黑点应该是人影,而这些人影之中,很可能就有关羽本人。

文丑的感觉没有半点差错,确实此刻在沙丘上的关羽正在注视着即丘城,而他的目光同样冷厉地望着即丘城楼之上,如果不是距离实在太远,可能二人此刻已经发现双方都在盯着对方。

而今日管亥的表现有些太刻意了,有些时候诱敌是需要一点表演能力的,没有表现天赋,演得不太像,反而会被敌人看出破绽,就好像今天管亥这退兵就退的四平八稳,一看就是早有准备,这肯定会让文丑怀疑,但他的计划就是要让他怀疑,越怀疑越好,这样才能有在不久之后取得效果。

吕县城内,刘澜在屋内看着地图,久久沉默不语,今日他收到了一些消失,这是从关羽处来的消息,他那边终于下定决心了,刘澜一直对于开城之战十分不满,他给关羽和黄忠的期限就是在一个月内,要么解决文丑,扭转徐州战局,要么就是现在撤退,退到广陵,而现在二人终于做出了选择。

这一仗关羽打的太过谨小慎微了,这是刘澜最不满意的地方,虽然知道关羽一直如此,他作战的风格就像他的刀法一样,都是属于以守代攻,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如果没有点冒险精神,可不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刘澜最初的希望就是让关羽和黄忠以兵力上的优势击败文丑,而关羽没有把握住机会,现在给他退兵的期限,他只能进攻,虽然刘澜也知道关羽这类将领,无须给他压力,时机到了他肯定会出击,可正因为他的保守,一旦成功的可能性没有达到七成,那么他是绝对不会去冒险的。

所以他错过了好多次机会,而如果他是前线的将领,现在早已经出结果了,要么胜要么败,要么是平手。但要取得胜利,有时候就看谁的胆子更大,风险与利益本来就是呈正比的。

关羽错失了好几次机会,但是这一次既然他一句决定了,也让刘澜彻底放心下来,当然对于即丘之战的结果,他并没有多大的底气,如果胜利那么徐州之战的战局就会被扭转,可一旦没有任何收获,那么撤退就是必然。

刘澜可以说已经给了关羽最后的通牒,也说明了撤退到广陵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关羽的话,他可能早就撤往广陵了,毕竟他更愿意看到曹操和袁绍反目。

但对关羽这些将领们,他们的情况则不同,更看重的却是杀敌立功,他们与文人的不同就在于,只有通过战功来获得功勋,所以他们对于战争最为看重,撤退对于每一名将领甚至是每一名士兵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战胜文丑变得格外强烈,尤其是通过战胜文丑而改变徐州战局进而扭转战局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想想那个时候会是怎样的场景,这是所有武将和士兵都梦寐以求的结果。

刘澜明白关羽此刻的想法,这也是他心里矛盾之处,但他看得开,一切顺其自然就好。</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