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章 遭遇试探(2 / 2)

加入书签

五个人监视,还真是看得起自己!

有一瞬间,他几乎想放弃。

这碧山屯,还真是难啃的硬骨头。

陆明洲不愧为兵王,他知道,现在拼的就是耐心。

他也不是一无所获。

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冰面上到处是鱼户,想从上面走私,根本就不可能。

换句话说,碧山屯想走私,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挖地道。

而从鲁大鹏的表现来看,碧山屯有鬼,是一定的。

否则,谁会大费周章,用五个人来监视自己?

既然是挖地道,那一定会有出口。

陆明洲判断,那出口,就是在红砖平房里。

原因很简单。

挖地道不能距离过长,太费时间跟精力,也容易被发现。

而这栋红砖平房,离江面只有两百米。孤零零的在江边,非常明显。

但这里想靠近却很难,平日都有民兵把守。

而名义上雪,这里是一个集体蜂窝煤厂。

占地不小,里面堆满了蜂窝煤。

每天都有驴车穿梭,有时候是运散装煤进来,有时候运蜂窝煤出去。

这里,符合了一切走私条件。

私密、有人看守、有运输设备、有运输人员……

可是,问题来了!

这里离江边并不远,驴车是怎么避过所有人的耳目,大摇大摆,运着钞票离开的?

这些不法分子,再怎么牛,也不可能收买整村的人。

毕竟,碧山屯是一个大屯子,比靠山屯还大,只有三百多户。

带着疑问,陆明洲在兢兢业业地干活。

一连三天,他都在挖冰窟窿,放地笼。

上午放,下午收。

晚上修补,一切如常。

果然,盯梢的人全不见了。

一个本本分分的帮工,不值得去盯梢。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明舟已基本断定,运输工具就是驴车。

目前只差最后一个环节,这些驴车运货的规律。

光抓到地道不行。

这样顶多证明,碧山屯有走私的行为。

这年头,走私的边民可不少。

走私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动物毛皮、布料、手表、黄金,甚至连纽扣都有。

情节轻微的,教育一番也就算了。

换而言之,想实锤钞票走私案,得抓住赃物。

陆明洲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

就在陆明洲出生入死的时候,麻烦来了。

呼玛县,县委会议室。

新任书记赵长河,正在召开农业生产会议。

“同志们,我们已经一再强调,农田水利、农垦开荒,是重中之重。尤其,在我们县,已经接到了一千五百多名下乡知青。这一数字,在未来还会持续增加。所以我们的责任大、担子重,大家一定要把工作落到实处……”

“砰!!!”

会议室的门,被重重地推开。

王文兵趾高气扬地走了进来。

“不好意思,打断一下。现在临时宣布一件事情,我要求立即抓捕陆明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