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7章 神朔镇抚遣唐使,斥责文书小国惧(2 / 2)

加入书签

就在中臣镰足不知所措时,南渊请安出来打圆场:

“上使实在误会我国了,您也知道我倭国上下学习唐制不过五年不到,如何能够这么快参透大唐的内情。”“之前我王因为尊敬大唐中宗皇帝,于是以中宗大皇帝身前天皇之名,缀以国主之号,实在是因为对天朝上国的仰慕啊。”

白颖冷笑一声,然后又切换回唐语,厉声道:“他们都不知唐事,你南渊请安在大唐待了二十年也不知吗”

随后又看向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道:“听说你南渊请安乃是摄政和内大臣的老师,我不相信你没有阻止过。”

“说到底,是你们倭国君臣贪图名利,仍旧不服我大唐兵威,妄图反噬而已。”

“若真就不服,贵我两国可再做过一场,不怕与你们知道。我大唐自百济、铁勒一战后,圣人仁慈,虽多年不动刀兵。”

“但国内将士早已心痒难耐,欲上战场以战功荫子封妻。”

白颖这话说出以后,满朝倭臣仿佛被说透了心事,脸色苍白,就连中大兄皇子与倭王也不例外。

“上使!”这时候,倭人中一位略显高大的臣子出来跪拜道:

“真的冤枉啊,小国如何敢抗上国天兵,还望上使看我倭国心向上国的份上,给倭国指一条明路。”

说话之人名为高向玄理,是从中原渡海来倭的汉人高向的后裔。

也是协助中大兄皇子政变的功臣之一,亦是倭国国内朝中除了南渊请安最大的亲唐大臣。

之所以白颖敢威胁倭国君臣,实则看准了现在的倭国根本不敢与大唐开战。

在白颖来倭的这一年,他基本上已经摸透了倭国如今国内的局势。

自从以摄政中大兄皇子为首的亲唐派发起大化改新以后,倭国国内的那些反对派也并不会束手以待。

因此倭国各地出现了不下于五场大规模贵族叛乱,不过都被平定了。

若此时倭国与大唐开战,不管谁输谁赢,那些蛰伏的旧贵族们,一定会趁机作乱,没了强势兵力镇压,中大兄皇子等人不一定打得过那些旧贵族。

至于为什么要对这些亲唐倭人如此做派,是因为白颖打心底里认为这群倭人不会忠心大唐。

一旦他们的革新顺利完成,实力大涨,还会不会如同今日一样顺从,那可说不定了。

因此,白颖决定趁着今日,倭国最空虚的时候,给倭国上下上一条项链。

跟着高向玄理,南渊请安也向白颖跪求指点,接着是满朝倭臣,就连中大兄皇子与倭王也不得不对着白颖施半身礼。

见压制的目的达到,白颖也终于图穷匕见,从怀中拿出一封诏书,高举着道:

“本使既然身为大唐驻倭国使者,自然有为了唐倭两国世代友好的责任,故而来这里之前,就已经请得我大唐皇帝陛下的诏书。”

“只要贵国完全照着上面的要求去办,我大唐皇帝便会免去贵国之前的无礼之罪,想来今后两国定能世代友好。”

同肩跪在地上的南渊请安、高向玄理二人低着的头对视一眼,最终高向玄理起身恭敬的从白颖手中接过唐朝诏书,再呈给中大兄皇子。

中大兄皇子展开诏书阅读,看到最后愤怒的高声道:“不可能,我倭国绝不可能同意这些条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