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9章 慕容暐王猛伐辽,辽东事狐死首丘(2 / 2)

加入书签

可王猛对此早有算计,遣偏将郭庆带领五千名骑兵,趁夜色走小道登上高山点火。烧毁了慕容评大军存放在后方的辎重,其火势之大,在龙城中都可远远的望见。

由于慕容暐的母亲可足浑氏,经常干扰政务。

而慕容评等人又十分贪图财利,为政受贿,燕国的官员大多不是因为才能而得到举荐,故此,许多有能力的官吏对此切齿痛恨。

再有慕容评生性贪婪鄙俗,阻隔山泉,卖柴售水,积攒的钱和绢帛如丘陵一样高,三军将士都丧失斗志。

这边慕容暐眼见一两个月过去了,慕容评还在与王猛对峙,心中的不安感达到了顶峰。

这股不安驱使他派出侍中兰伊,前去前线催促慕容评快些击败王猛。

而兰伊素来看不惯慕容评的贪鄙,借此机会,斥责道:

“你是高祖之子,应该以宗庙社稷为忧,怎能不力求建立功勋,而专门聚敛财富呢!

国家府库中收藏的珍贵财物,朕怎能对你有所吝惜呢!

如果贼寇军队冒犯推进,国家败亡,你拿着如此多的钱帛又能够放到哪里去呢!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钱帛可以散发给三军,以扫平敌寇,胜利班师为首要任务吧!”

慕容评对慕容暐如此严厉的措辞,感到害怕,在众将的注视下只得宣布择日出兵。

六月,慕容评率领着数万大军,与王猛在义川交战。

由于燕军多是将领为了争夺权利,从各地强行征召而来的普通兵众。

又且常常拖欠粮饷、甲具不足,致使士气低落。

而夏军多是白锴从淇阳调拨而来的中央精锐,再不济也是常年戍边的边军,有着朝廷统一发放的制式装备,虽少而精。

六月三日,随着夏军的反击,燕军败亡,溃军漫山遍野,被夏国骑军追击斩杀的多达四万多人,俘虏的有三万多人。

慕容评等高层将领,独自骑马逃回龙城。

六月七日,王猛率军兵临龙城。

同日,攻破了昌黎的护军将军张安,也率领着四万大军,会合共同攻打慕容暐。

这边,慕容暐早向柔然公慕容勋(慕容汗之子)求取援军。

慕容勋派出弟弟慕容桓带领一万多漠南精骑,前来援助。

时慕容桓屯兵沙亭,作为慕容评等人的后援。

听说慕容评战败,便带兵到凌城,准备包围龙城。

谁知,漠南传来消息,夏北疆总管白琅带领六镇兵马万余骑长途跋涉,进攻漠南核心地区紫蒙川。

慕容桓顾不得龙城,因为柔然公手中的精锐骑兵全在自己手中,于是只得率领五千鲜卑人撤退而去保卫紫蒙川,留下五千人交由偏将率领,继续威胁夏军侧翼。

六月十一日,燕国散骑侍郎徐蔚等汉人,率领扶余、高句丽及漠南散部等派来作为人质的五百余人,半夜偷偷打开了龙城的城门,迎纳夏军入城。

慕容暐与慕容评等几十人,见夏军入城,连忙骑马,准备逃亡漠北地区。

王猛派郭庆领骑兵前去追击,在乌程水附近追上慕容暐一行人。

郭庆的部将巨武擒获了慕容暐,命人将他捆绑起来。

慕容暐说:“伱是何等小人,却敢来捆缚天王!”

巨武嗤之以鼻道:

“我乃梁山巨武,接受诏命捆缚贼虏,还称什么天王呢!”

于是送慕容暐到王猛、白铁处。

王猛、白铁已经得知了天子将要到来的消息,命人将燕国群臣看押起来,并派兵把守好辽东通向昌黎的道路。

清扫昌黎各地的溃军、散兵。

防止有贼人冲击天子銮驾。

另一边,郭庆领兵追击慕容评、慕容桓到紫蒙川,只是擒获了慕容评,而没有慕容桓。

因为早有预料,知道燕国已经灭亡的慕容桓,提前慕容评一步,杀了镇守紫蒙川的镇西将军慕容亮。

兼并了他的所有部曲,带领万余人,绕过昌黎郡,到平川攻打燕辽东太守韩稠,想要以此割据辽东。

而得知此事的郭庆,立即派麾下的将军朱嶷领三千骑兵,前往追击。

最终,朱嶷与正在攻打平州的夏平州刺史孟井,在平州城外成功围住慕容桓所部,将他擒获。

八月二十一日,夏帝白锴亲临辽东,在龙城见到了慕容暐。

原燕国王宫中,白锴高坐,对着被捆缚着的慕容暐,责备他逃亡。

慕容暐反驳道:

“狐狸临死时,尚且头向着巢穴所在的山丘(狐死必首丘),我只是想回去死在祖先的坟墓而已!有什么可以苛责的呢”

白锴知道慕容暐是一个难得的君王,只是受限于大势败亡。

心生同情,便下令释放了他,又任命他为光禄大夫,敕封为归义侯。

又让他返回宫中率领文武官员出来投降,并传檄还在抵抗的辽东各部,就此向夏军投降。

九月,辽东彻底被夏国平复,顺带着的还有漠南漠北地区。

为了安抚辽东、漠南漠北,白锴延续了燕国对慕容勋的柔然公的敕封,还征召了许多燕国降臣进入夏国朝廷。

任命慕容评为给事中,慕容桓等慕容氏贵族大多卸下了兵权,迁往了淇阳,让其与部众分离。

并将昌黎、玄菟、辽东三郡设置为辽州,任命王猛为辽州刺史、镇北将军,侍中,敕封平侯,秩四品如故。

将军郭庆为安北将军、辽州司马,敕封亭侯,秩五品。

巨武为讨虏将军,敕封亭侯,秩五品。

移镇幽州镇守、广宁王白铁为辽州镇守,加食邑三千户,准延爵一代。

将辽东郡一分为二,北部为辽东郡,南部新设安平郡,属平州。

十月二十日,扶余国、高句丽国、娄邑国、漠南诸散部、漠北诸散部等国主、首领齐聚龙城,朝见夏天子白锴。

白锴一一安抚赏爵,并赐下印玺、财物后,于十月二十三日,启程回京。

至此辽东事毕,夏国一统北方,威压草原、白山黑水诸部族,大夏之名传遍北方诸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