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8章 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2 / 2)

加入书签

他干嘛老拿铁彪来吓唬人?

咱好歹也是死过一回的人了,既然敢跟铁彪杠上,就不怕他玩阴的。

“叔叔,我不是没有考虑过后果,当时那种情况,如果连我都置身事外,那我的良心,这辈子都难以安宁。”

“西山太复杂了,你和小静待在哪里,我不放心。”

啥?施静该不会跟她老子讲,她已经跟自己在同居了吧?

“叔叔,我会保护好小静的,这点我可以用生命保证。”

开玩笑,男人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那还混个屁的体制。

“小北,有没有想过换个环境?”

“叔叔,不瞒您说,我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直到此刻,施宇新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二女儿早早结婚成家,二女婿又是一个没有上进心的纨绔子弟。

唯一的儿子才十九岁,今年刚刚大二,等他毕业时,自己只怕早已退居二线,能发挥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多年宦海沉浮,他深知人走茶凉的道理,所以他几乎是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大女儿身上。

他在清河八年,对这里的一切,他都深有感情,他不想就这样放弃。

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那毕竟都是外人,官场上的人,大多见风使舵。

况且这次换届选举,肖省长即将退居二线,很可能会调去国家某部委任个闲职。

那他自己在清河的好日子也就屈指可数了,新任的省委领导,必定会有所动作。

而他自己的年龄也差不多到站,这一届若不能再进一步,很可会去省里任个没有实权的闲职。

就在这关键时候,大女儿给了他一个意外惊喜!

经过对向北的调查,已经不是用满意二字来形容,准确点说,应该是非常满意。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有了考较的心思。

一来是为了印证调查的真实性,二来也想看看这个未来女婿心性如何。

一番试探之下,确实让他大为叹服,平心而论,换成是他自己,未必就能拒绝得了升迁的诱惑。

最关键也是最难得的一点,自己向他暗示,他却一口回绝了自己,这说明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这一刻,他从向北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

有抱负,有原则,有能力,而且还这样年轻?

想到这里,施宇新站起身来,走到书桌前,看着自己刚才书写的诗词,内心感慨丛生!

上天关上一扇门,却又为你打开一扇窗。

向北也走了过来,他已经从这没头没尾的半阙诗里,读懂了施老头的心境?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这是施老头在借诗抒情,看来老头有心事啊?

“叔叔,这是李白的行路难吧?”

“哦,你也知道这首诗?”

施宇新故作惊讶。

他知道向北是中文系毕业,一首古诗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他不过是想借这首诗,来考考向北的政治智慧。

“不瞒叔叔,我在上中学时,曾经是诗词组的课代表。”

“哦,是吗?那你说说看,这首诗寄托了李太白怎样的心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